行业资深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,发展氢能核心技术毫无疑问成为政策主轴。目前国内合资企业还比较多,未来上述政策将给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公司带来一些发展机会。不过,从具体落实情况看,新版本在标准细则上还需进一步完善。
备受市场关注的氢能“以奖代补”政策正在紧锣密鼓推进。上海证券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相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,新的版本强化了对电堆、膜电极、双极板等关键零部件的考核力度。
业内人士认为,上述政策将给国内发展核心技术的企业带来机会。目前,相关政策还在研讨中,预计出台时间是8月底。
关键零部件实车运行超2万公里
今年4月底下发的氢能“以奖代补”征求意见稿已经明确,要强化对氢能及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,而记者了解到的新版本较此前进一步具体化。
比如,新版本提出示范期间,电堆、膜电极、双极板、质子交换膜等领域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。同时,要求每款关键零部件产品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综合测试,在示范城市群应用不低于500台套,产品实车运行验证超过2万公里,技术水平和可靠性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,给予额外加分。
有行业资深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,发展氢能核心技术毫无疑问成为政策主轴。目前国内合资企业还比较多,未来上述政策将给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公司带来一些发展机会。不过,从具体落实情况看,新版本在标准细则上还需进一步完善。
新版本还对部分推广应用细节进行了调整。比如,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不小于50KW,且与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比值不低于50%。在奖励积分标准上,2020年度为1.3分/辆(标准车,下同),2021年度为1.2分/辆,2022年度1.1分/辆,2023年度0.9分/辆。在全国范围内,根据技术、质量和安全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,原则上排名前2位的,按0.5倍系数奖励(支持领域和奖励标准将根据示范情况优化完善)。
国内零部件企业
40地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
“以奖代补”新政的制定方向是,选择在有基础、有积极性、有特色的城市展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,这实际上给了地方更多的发展动力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约40个地区发布了氢能相关规划,其中就涉及到推动核心技术发展等相关内容。
在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看来,我国发展氢能产业有诸多应用场景,部分地方已经着手布局氢能产业链,在核心材料、零部件、装备重大工程等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。
山东近日印发的《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(2020-2030年)》提出的“三步走”计划,包括从现在起至2022年,产业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建立,工业副产氢纯化、燃料电池发动机、关键材料和动力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率先取得突破,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等。
天津5月出台的《天津港保税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20-2022年)》明确,重点推动叉车、物流车、通勤车三个方向的氢能示范应用,新引进的氢能企业,按照认定的氢能相关业务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形成区域可支配财力,自注册年度起十年内,前五年给予100%奖励,后五年给予50%奖励。
干勇预计,未来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到10%至15%,氢能将与电力协同互补,共同作为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,并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。
企业加码抢滩卡位
尽管目前国内燃料汽车产业仍处于产业导入期,但在政策和资本的驱动下,企业布局氢能产业(特别是零部件研发)的步伐仍在加速推进。
美锦能源
作为氢能布局的龙头企业之一,目前美锦能源在渤海湾地区(以青岛为主)、长三角地区(以嘉兴为主)等地展开氢能项目建设。公司还设立了山西美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,主要生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,车辆方面则重点开发轻中重卡。
上汽集团
上汽集团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今年7月中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双方将围绕上海对氢能发展规划的要求,共同建设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。其中,上汽集团将主要负责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量产规划。
腾龙股份
腾龙股份日前表示,公司已设立腾龙氢能布局氢燃料电池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与新源动力开展更深入的合作,将充分利用腾龙氢能和新源动力的协同优势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。
大洋电机
大洋电机表示,公司在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布局主要包括DC/DC、回氢泵、空压机、后冷器等,目前进展顺利。
工业能源领域
此外,工业能源领域包括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化集团等10余家央企都有涉及氢能业务布局。中国石化董事长、党组书记张玉卓日前公开表示,“将继续加大氢能领域投资力度。”